5月18,平度一批發市場被查出該市場大部分豬肉為母豬肉及角豬肉(配種的公豬)。該市場攤主們將掛著的豬肉上的皺皮、肥膘、豬奶等不好看的部分削了下來,進行一番整理后,架子上的“無章母豬肉”變成了瘦肉、精肉。據悉,市場周圍寫著“政府指定放心肉”的門面房內的肉也沒有正規屠宰廠的蓋章。進貨渠道不明“放心肉”不放心大量私宰 讓傳染病豬暢通無阻進入市場
從相關部門了解到,平度市機械化設備屠宰廠只有一處,現在每天的屠宰量為20—30頭,另在各鄉鎮指定16個手工屠宰點,一般是逢當地集市宰殺2—3頭豬。按此推算,屠宰廠和16個指定屠宰點,一天的總屠宰量為60頭左右。而記者當日來到正好“逢集”的蘭底鎮,發現一個鄉鎮大集一天的豬肉銷售量約為30頭,而當地食品站(為指定屠宰點)當天只殺了兩頭豬,個體屠宰量占90%以上,也就是說,當地所有的指定屠宰廠、點只能維持兩個鄉鎮大集的市場需求量,從批發、農貿、集市三點一線綜合分析,個體屠宰量遠遠大于正規廠點,對“宰前宰后的檢疫”而言只是文件上的文字而已。
記者在與平度市商貿局等相關單位的分管領導座談時得知:“平度市人口130多萬,現有30處鎮、街道辦,再加上市區內的五處農貿市場和近百家豬肉門店,豬肉的需求量確實很大。”他們也認為:“這種定點屠宰能力的缺陷,給“私屠亂宰”的橫行的確創造了極大的機遇,而個體屠宰的不規范管理,又給傳染病豬進入市場留足了空間和渠道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屠宰戶告訴記者:“養殖戶一旦發現自己的豬有口蹄疫、豬瘟等外觀病象時,他就要抓緊想法處理,機械屠宰場他不敢去賣,從外觀一看就能看出來,只能賣給俺這些人。”據了解,個體屠宰戶收購病豬的利潤非常可觀,好的生豬要8元一斤,而此類病豬4元左右就可以收到,宰后仍可按好肉價格出售,(宰后不經檢疫,根本看不出是病豬肉)利用檢疫部門只針對定點廠家檢疫的監管和檢查漏洞,病豬肉就暢通無阻的進入了市場。職能部門如何監管 放心肉能否走上百姓餐桌
生豬屠宰環節歸商貿局負責,由稽查大隊巡查;檢疫部門是在廠、點進行檢疫,進入流通領域后屬工商部門管理,一個流程下來,哪個職能部門能做到無縫隙監管?記者不得而知,但無論哪一個環節產生了疏漏,就會導致不合格或無檢疫的豬肉走上百姓餐桌,那真正的“放心肉”到底在哪里?又應該怎么造就“放心肉”市場和門店?就現實而言,所謂的“放心肉”只是老百姓能聽得見的音樂罷了。商貿局的分管領導表示:“當地正規廠點的屠宰量的確需要增加,但這屬于基礎建設工程,要解決需要一定的時間。”而記者觀察發現:每天的3至6點是豬肉批發時段,6至8點是開始進入市場時段,這兩個隱患時段卻成為“監管盲區”。